• home
  • 关于千实
  • 产品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 成功案例
  • 解决方案

    • 解决方案

    EN367 辐射热传导测试方法

    EN367 辐射热传导测试方法(图1)
    1、原理
    将样品放置于样品支架上,以固定热通量的辐射热源对样品进行加热,测试样品背面温度传感器温度升高一定温度所需要的时间。
     
    2 设备
    2.1 辐射热源
    辐射热源由水平放置于U型绝缘支架上的6根硅碳加热管组成,硅碳管的排列方式见图B.1。硅碳管的总长度为(356±2)mm,加热区长度为(178±2)mm,直径为(7.9±0.1)mm,电阻(1070℃)为3.6Ω±10%。
    硅碳管间的电气连接方式参见图B.2,线路中应加的预置电阻以控制通过硅碳管部分的电流,如测试过程中电压波动超过1 %,则需增加稳压装置。
    2.2 热量计
    铜量热计,由如下部件构成:
    ——弧形铜片,纯度为 99 %,厚度为 1.6 mm,质量为(35.9~36)g,尺寸为(50 mm×50.3 mm),沿长边弯曲,弯折半径为 130 mm,弦长为 50 mm。
    ——康铜合金热电偶,装配在铜片背面,康铜和铜丝连接于铜片的中心,金属丝直径应≤0.26 mm。康铜线与铜线应保留外部绝缘层,仅与铜片接触部分裸露,康铜合金热电偶装配图见图 B.1。
    ——方形隔热边,尺寸为(90 mm×90 mm),厚度为 25 mm,非石棉材质,材料的密度为(750±50)kg/m3,热导率 0.18 W/(m ?K)±10 %。将隔板加工至图 B.3 所示尺寸,将铜片黏贴在隔热板上,表面使用吸收率≥0.9 的光学黑色涂料涂敷,避免涂料过厚以影响测试结果。
    B.2.3 记录装置
    记录装置应能记录铜量热计的温升,要求温度分辨率至少为0.25 ℃,时间分辨率至少为0.2 s。
     
    3 取样程序
    3.1 样品尺寸
    样品尺寸为230 mm×80 mm,取样应距离样布边缘50 mm以上,如产品为多层,则应将多层样品视为一个整体测试。
    3.2 样品数量
    在洗后的样品上,取3组样品。
    3.3 调温调湿程序
    将样品放置于温度为(20±2)℃,相对湿度为(65±5)%的环境中,调温调湿24h,在调温调湿后3 min内进行本测试。
     
    4 测试过程
    4.1 测试环境温湿度
    测试应在温度为(15~35)℃的环境中进行,且每次测试前量热计应冷却至是室温±2 ℃。
    4.2 测试步骤
    a)将测温探头固定在试样支架上,关闭屏蔽门,开启热源,待热源稳定5 min钟后,打开屏蔽门,校准热源,如传感器部分热通量与要求(20 kW/m2)偏差较大,则通过调节电流大小调整热通量。
    b)将探头取下,将试样放置在样品支架上, 打开热源,记录传感器温升24 ℃所需要的时间(RHTI24),精确至0.1 s。
    c)重复步骤a), b),完成测试。
    4.3 测试结果处理
    取3次测试的平均值为最终结果,保留至整数位。

    更多关于   织物热防护检测:https://www.baijiantest.com
     

    2018-05-29 0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