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科学仪器的创新和培育

        为什么国人跑到日本去买马桶盖,绕了一圈后发现生产厂家在杭州?这是因为我国供给体系中的竞争环境制度供给出现问题,国内市场鱼龙混杂,优质产品和品牌不能从市场中脱颖而出。
  而科学仪器行业竟然也存在着这样的问题。
  多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有相当一部分中低端检测仪器是国内企业生产,被国外企业买去贴了外国牌子,再高价卖到国内。
  这样的事情出现的根源在于国内产品无法得到权威公正的评价。消费者对国外的产品“迷信”,对本国产品的“不信任”,正是现有供给结构体系中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制度供给不到位的表现。
  虽然,供给侧改革是今年才出现的高频热词。其实,首都科技条件平台早就在科学仪器行业做了这样的事情。
  北京市科委于2009年启动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建设。2009年至今,北京市科委联合中科院、北大、清华、中电科等高校院所及大型企业,整合首都地区743个国家级、北京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价值209亿元、4.05万台(套)仪器设备向社会开放共享,促进了636项较成熟的科研成果转移转化,聚集了包括两院院士、长江学者等高端人才在内的10403位专家,形成了仪器设备、科技成果和研发服务人才队伍共同开放的大格局。首都科技条件平台的建立,为推动国产仪器发展,提升中国科学仪器产业竞争力提供了重要的资源支撑。
  首都科技条件平台检测与认证领域中心是北京市科委、北京市质监局及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联合建立的面向检测与工具研发领域的专业服务平台。目标是整合各类具有检测、认证资质的创新主体及其所拥有的资源,整合分析测试仪器研发机构的科技资源,建设一个覆盖仪器研发、生产、应用全过程、全链条的创新服务平台,一个致力于提升检测服务和检测能力的共性技术服务平台。中心承担科技部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北京地区项目及首都科技条件平台科学仪器培育项目的组织管理与服务工作。
  该中心探索创新服务行业企业的方法,启动了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国产检测仪器设备验证评价研究与应用工作。
  北京市科委副主任郑焕敏介绍说:“北京市国产科学仪器设备的创新和培育工作是2012年伴随着国家启动的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我们设的一个培育专项。”
  经过业内专家大量的调研论证,这个培育专项必须要立足于两点。
  点是原创方。目前首都科技条件平台聚集了价值209亿元的仪器设备资源,很多仪器设备都是高端的,高端中大量是进口的,国家花了大量的资金投在实验室,为科技创新奠定一些装备和方法。在长期的科学技术研究过程中,也产生了很多新的研究方法和成果,这些成果大量放在实验室没走出来。
  第二点是需求端。北京的检测机构,包括央企、企业集团、大学、科研院所等,国家每年的财政科技经费采购大量的仪器设备,这是仪器设备的需求端。需求端如何发挥作用来支撑仪器设备的创新和产业培育,在重点实验室各类的技术、方法如何发挥作用,来支持国产仪器设备的企业产品的创新和改进。
  基于这两点,北京市科委与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共同建设的首都科技条件平台检测与认证领域中心承担了国产检测仪器设备验证与综合评价的项目。郑焕敏指出,持续的合作走了几年,也为吉天、普析等企业创造了比较好的效果,形成了一套从企业到首都科技资源的重点实验室,到检测行业的机构,这三方合作协同推动的工作局面,也形成了一定的工作制度、工作模式。取得一定效果的基础上,下一步还要跟国家仪器设备重大专项做模式的推广。

2016-05-31 15:41